
孕婦可以吃中藥嗎?中醫師帶你看6種妊娠慎用中藥!
二月份長庚中醫北院區婦科學術會議由高銘偵醫師、沈欣儀醫師帶領王彥喬醫師、鄭京詠醫師、李境耕醫師整理關於妊娠禁忌用藥的資料。很多婦女在懷孕時會有噁心想吐、腰痠、皮膚搔癢等症狀,或是常見的感冒、腸胃炎也一樣會發生在孕婦身上,這時中藥可以帶來的幫助很多。而在長庚醫院,胎動不安或子癲前症等需要安胎的患者也會進行中西醫共同治療,幫助母胎狀況更穩定。中醫治療對各項妊娠不適效果不錯,但用藥上也要注意有些會傷到母胎的藥物需慎用甚至禁用,以下就進行一些探討並對本次會議中報告的6種藥物作介紹~
妊娠慎用中藥的歷史源流
- 東漢 <神農本草經>記載6種墮胎之藥,其中明言「牛膝,水銀,石蚕,地膽」有墮胎之虞
- 梁.陶弘景<本草經集注 諸病通用藥>收載墮胎藥41種
- 南北朝<產經>(已佚)載有82種妊娠不可服藥
- 宋<衛生家寶產科備要>、明.張景岳<景岳全書 婦人規>皆記載有妊娠禁用藥歌訣:蚖斑水蛭及虻虫,烏頭附子配天雄,野葛水銀並巴豆,牛膝薏苡與蜈蚣,棱莪代頳芫花麝,大戟蛇蛻黃雌雄,牙硝芒硝牡丹桂,槐花牽牛皂角同, 半夏南星與通草,瞿麥乾薑桃仁通,硇砂乾漆蟹甲爪,地膽茅根莫用妙
- 明.李時珍<本草綱目>將妊娠慎用中藥分為:瀉下通便藥,利尿逐水藥,催吐化痰藥,行血破瘀藥,鎮痛麻醉藥,芳香走竄藥,寬中下氣藥,大熱大毒藥
妊娠慎用中藥常見分類
大方向:峻下滑利、袪瘀破血、耗氣散氣、一切有毒
- 峻下滑利:分為通利小便或瀉下通腑,因藥力往下又耗氣傷陰,容易造成胎失固攝。如:大黃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巴豆、番瀉葉、牽牛、商陸、木通、葶藶子、滑石、冬葵子。
- 袪瘀破血:活血通絡,性喜走散動血,能促進子宮收縮。如:桃仁、紅花、三稜、莪朮、澤蘭、蘇木、劉寄奴、益母草、牛膝、乳香、沒藥、水蛭、虻虫、王不留行。
- 耗氣散氣:走散之力耗傷正氣。如:麝香、冰片、樟腦、草果、丁香、降香。
- 有毒藥:涌吐藥多有毒性易傷胃氣,多令人昏眩和嘔吐不止。如:藜蘆、瓜蒂。大辛熱藥助陽動血,熱易迫血妄行,造成胎動不安。如附子、肉桂、乾薑、烏頭。而南星、膽礬、生半夏、蜈蚣、硫磺、斑蝥、輕粉、水銀、朱砂更是要小心,可能引起胎兒中毒而致畸胎。
由長庚醫院專業中醫師及中藥師整理的《長庚藥典》中亦列舉了需禁用或慎用的藥物:
- 禁用:水銀,蟾酥,雄黃,藜蘆,蜈蚣,砒霜,輕粉,乾漆,馬錢子,膽礬,囟砂,瓜蒂, 斑蝥,巴豆,芫花,大戟,商陸,牽牛子, 芒硝,蘆薈,麝香,三稜,莪朮,水蛭,川烏,草烏,番瀉葉,鱉甲,木通,甘遂,狼毒, 千金子,莨菪子,益母草,土鱉蟲,虻蟲, 硝石,雄黃
- 慎用:炮附子,牡丹皮,肉桂,大黃,乳香,沒藥,血竭,五靈脂,代赭石,穿山甲,海馬,海龍,虎杖,通草,枳實,枳殼,射干,薏苡仁,天花粉,蒲黃,牛膝,紅花,桂枝,桃仁,冬葵子,白附子,天南星,薑黃,蟬蛻,牛黃,乾薑,川芎,三七,蘇木,延胡索,馬鞭草,漏蘆,蒺藜,冰片,王不留行
臨床尚未有共識的6種中藥,應小心使用
很多藥物到底能不能用其實尚未有共識,有些醫家認為對孕婦不安全就應該要禁止,有些醫師則認為不需要限制的如此嚴格,畢竟孕婦若生病不處理最後也是會影響到母胎健康,還是應該綜合一切狀況考量而不是直接禁用。就像西藥也是有分為A級、B級、C級、D級、X級等差別。在調查各職類醫師對於妊娠慎用中藥的種類時,也有許多尚未有共識的藥材。
以下介紹本次學術會議討論的6種仍未有共識的藥材:
懷牛膝
(圖片來源:台灣中藥典)
懷牛膝(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)為莧科牛膝屬的植物,味苦、酸,性平。歸肝、腎經。功效為活血通經,補肝腎,強筋骨,利水通淋,引火(血)下行。
《景岳全書》、《本草崇原》、《本草經解》、《神農本草經百種錄》等古書中對於牛膝均有「墮胎」的記載,而《本草新編》則認為:「古人有用牛膝,合之麝香之中,外治以墮胎,取其性走之意。然而墮胎實麝香之故,而非牛膝也。從未聞用牛膝內治而能墮胎者,但性既善走,在胎產亦不宜多用,而終不可謂牛膝是墮胎之物也。」說明牛膝雖性善走,但並非會造成墮胎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將懷牛膝編為「孕婦慎用」。臺灣中藥典第四版則無特別註記孕婦慎用。
一篇2017年發表的論文:”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hyranthes bidentata and our de novo conception of its metastatic chemoprevention: from phytochemistry to pharmacology.” 指出從懷牛膝分離的5種化合物,有抑制人類胚胎著床到子宮內膜的能力。
綜合以上,懷牛膝可能造成胚胎著床困難,但已著床後則無證據顯示有不良反應,若患者有懷孕需求需慎用。
芒硝
(圖片來源:中藥材圖像數據庫)
芒硝(Mirabilite)是十水合硫酸鈉的俗稱,化學式:Na2SO4‧10H2O。將天然產品用熱水溶解,過濾,放冷析出結晶,通稱「皮硝」。再取蘿蔔洗淨切片,置鍋內加水與皮硝共煮,取上層液,放冷析出結晶,即芒硝。味鹹、苦,性寒。歸胃、大腸經。功效為瀉下,軟堅,清熱。
《藥性論》、《藥性解》、《景岳全書》、《本草備要》、《本草新編》等古書中對於芒硝均有「墮胎」的記載。而清朝的王好古則說:「《本草》言芒硝墮胎,然妊娠傷寒可下者,兼用大黃以潤燥軟堅瀉熱,而母子相安。經曰:有故無殞為無殞也,此之謂歟?謂藥自病當之,故母與胎俱無患也。」指出雖芒硝有可能造成下胎,但傷寒發熱需從腸胃清熱時還是可考慮使用,有著治療孕婦疾病就是安胎的概念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將芒硝編為「孕婦慎用」。臺灣中藥典第四版亦將芒硝編為「孕婦慎用」。
現代研究發現,芒硝能把水分帶進腸道,並促進血管活性腸肽(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, VIP)及P物質(substance P, SP)的釋放,進而促進胃腸蠕動。雖然VIP被發現對於懷孕早期的絨毛外滋養層發展有益處,但SP則可能刺激TNF α等對胎兒不利的細胞激素產生。
綜合以上,芒硝有可能造成流產率上升,孕婦需慎用。
牡丹皮
(圖片來源:台灣中藥典)
牡丹皮為毛茛科 Ranunculaceae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之乾燥根皮。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歸心、肝、腎經。功效為清熱涼血,活血祛瘀。
五代時期的《日華子諸家本草》形容牡丹皮可「除邪氣,悅色,通關腠血脈,排膿,通月經,消撲損瘀血,續筋骨,除風痺,落胎下胞」,而《本草綱目》亦將其納入妊娠禁忌用藥之中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將牡丹皮編為「孕婦慎用」。臺灣中藥典第四版則無特別註記孕婦慎用。
2014年韓國進行了一項研究發表 “Mechanism study on inhibition of pregnancy by root bark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”,利用人類子宮內膜細胞株與人類滋養層細胞株,檢測牡丹皮對白血病抑制因子 (LIF)以及白血病抑制因子受體 (LIFR)表達的影響,這個LIF是一種能夠誘導細胞分化與促進胚胎著床的細胞激素,可想成是為子宮製造合適著床的環境。最後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牡丹皮可以增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現,但會顯著的降低白血病抑制因子受體在子宮內的含量,也因此推測牡丹皮可能不利於胚胎著床。
而2023年中國則進行了一項細胞實驗:”In vitro tests to evaluate embryotoxicity and irrit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(pentaherbs formulation) for atopic dermatitis”,在細胞培養皿中觀察藥物萃取物對於胚胎的毒性,這項研究的結果則呈現牡丹皮沒有胚胎毒性,不影響胚胎存活率與分化。
綜合以上,牡丹皮可能造成胚胎著床困難,早期懷孕需慎用。
槐花/槐角
(圖片來源:中藥材圖像數據庫)
槐花為豆科Leguminosae植物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(L.) Schott (Sophora japonica L.)之乾燥花,槐角則為其乾燥成熟果實。兩者皆味苦,性微寒。歸肝、大腸經。功效為涼血止血,清肝瀉火。
漢代的《名醫別錄》說槐角有墮胎之效,而五代的《日華子諸家本草》說槐角能催生,清朝的《本草新編》則墮胎及催產皆有提到,古時候認為槐花和槐角功效相似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無特別註記槐花或槐角需孕婦慎用,臺灣中藥典第四版亦無特別註記孕婦慎用。
槐角的主要藥理成分是槐角苷,2014年發表的一篇文獻 “Sophoricoside fails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by compromising the uterine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t implantation “window” of pregnant mice”發現:槐角苷可以藉由改變小鼠子宮內的環境來達到阻止胚胎著床的效果,且隨著濃度上升,效果愈顯著。而槐花到現代已被和槐角區分開來,因為槐花的主要成分是芸香苷而非槐角苷。
綜合以上,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槐花或芸香苷具有墮胎或抗生育的效果。而槐角因有阻止胚胎著床的作用故需考慮「忌用」。
馬鞭草
馬鞭草為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.之乾燥地上部分,味苦,性涼。歸肝、脾經。功效為清熱解毒,活血散瘀,涼血破血,利水消腫。
唐《本草拾遺》、五代 《日華子本草》、元《本草衍義補遺》、明《本草綱目》、清《本草備要》:均認為此藥有活血行血、通月經之效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及臺灣中藥典第四版無特別註記孕婦慎用。
一篇2019年的動物實驗 ” Prenatal developmental toxicity evaluation of Verbena officinalis during gestation period in female Sprague-Dawley rats”發現使用馬鞭草的懷孕雌鼠會有體重下降甚至胚胎發育不全的現象。在加拿大地區,則有助產士使用馬鞭草幫助分娩。
綜合以上,馬鞭草在動物實驗中指向會使胎兒發育不良,第一、第二孕期不宜;且清熱、活血散瘀力道大,可助子宮收縮而用於幫助分娩,對第三期孕程亦不宜使用,應考慮用其他藥品替代。
山楂
(圖片來源:台灣中藥典)
山楂是薔薇科Rosaceae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的乾燥成熟果實。味酸、甘,性微溫,歸脾、胃、肝經。功效為消食化積,活血祛瘀。
元《本草衍義補遺》說山楂可健胃,行結氣,明《本草綱目》也提到:「化飲食,消肉積,癥瘕,痰飲痞滿吞酸,滯血痛脹」,可知山楂為性善走的一味藥物。
然而明.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說:「山楂之甘,宜歸脾臟,消食積而不傷於刻,行氣血而不傷於蕩,產科用之療兒枕疼,小兒尤為要藥」、清《本草求真》:「山楂所謂健脾者,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鹹之味,以為消磨,俾食行而痰消,氣破而洩化謂之為健,止屬消導之健矣。」、清末民初.張錫純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「若以甘藥佐之,化瘀血而不傷新血,開鬱氣而不傷正氣,其性尤和平也」都幫山楂平反!認為其雖然消食行氣活血卻不會傷害正氣,尤其加上甘藥一起使用更為安全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(2020年)及臺灣中藥典第四版無特別註記孕婦慎用。
2008年的一份研究”A reproductive screening test of hawthorn”發現山楂對胎兒發育無明顯副作用,目前亦無高證據力的文獻證明山楂有作用於子宮的藥理作用。但需注意不同地區習慣使用的「山楂」有不同的種類或部位,造成有效成分含量不一,故使用時還是要看一下成分。
綜合以上,山楂雖無特別對孕婦不良的報告,但其性較為走竄,可考慮使用但需注意劑量。
★提問:花草茶有時會出現馬鞭草或是山楂的茶包,是不是也會影響胎兒呢?
★答案是~沖泡成茶的方式比起煎煮成藥材或是萃取藥物成分吸收到的量很少,只要不要在孕期頻繁飲用這樣的茶飲,偶爾才喝到不用過度擔心!
中醫師用藥原則
- 優先考慮較安全的其他藥物
- 「有故無殞,亦無殞也」若辨證準確,實在不得已需使用慎忌用藥物,只要藥用得當,雖「毒」雖「忌」,亦可使病去胎安,但需和患者詳細解釋狀況與風險
- 在孕婦的治療上,除了處理目前疾病的用藥,常加數味安胎藥物並服
- 用藥掌握「衰其大半而止」的觀念,疾病改善到一定程度就暫停慎用的藥材
- 給孕婦的貼心叮嚀♥:若服藥後有不適甚至胎動出血的狀況,需回診診察
以上由中西醫師 沈欣儀 整理
沈欣儀門診諮詢沈欣儀醫師門診時段
參考資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長庚藥典2007,台灣中藥典,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,醫砭
我國妊娠藥忌的歷史沿革與展望 醫古文知識2002/2孫啟明
論中醫妊娠忌藥 湖南中醫雜誌第22卷第6期2006年11月 湖南中醫藥大學(410007) 劉丹卓 尤昭玲 趙新廣
孕婦禁用或慎用的單味中藥 新疆烏蘇高泉醫院中醫科 高偉民 新疆中醫藥1999年第17卷第3期
妊娠期慎服中藥 唐咸玉
從尤二姐之死談妊娠用藥宜忌(上) 胡獻國
幾版藥典妊娠中草藥禁忌及慎用的比較 石岩 周武傑 馮玉林 霍美鳳 包頭醫學2001年第25卷第4期
妊娠優生十四忌 廣西南寧 容小翔 媽媽優生保健 P.40
衛生署公告禁用中草藥
本草備要 清 汪昂
郭潤田,杜惠芳. 古醫籍中的妊娠禁忌藥 河南中醫,2000 , 20( 1) : 69 .
時燕平,夏桂成. 淺談對妊娠”有故無殞亦無殞也的認識”. 湖北中醫雜誌, 1998 , 25( 5): 2324 .
林娜,胡建平. 中藥胚胎毒性的研究現狀和展望. 中國中藥雜誌, 2005 , 30( 17) : 1317 1320 .
楊守業, 皮曉霞, 何民, 等. 妊娠禁忌中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. 中醫藥資訊, 1991, 8( 2) : 363
田新村. 淺談妊娠禁忌藥的應用規律 . 陝西中醫,1991, 12( 5) : 229
胡怡秀, 臧雪冰, 胡餘明, 等. 檳榔對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響.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, 1999, 33( 1) : 59
毛小平, 張潔, 毛曉健. 蘆薈抗生育的部分藥理研究. 中醫藥學刊, 2004, 22( 5) : 958
張天寶.遺傳毒理學的若干進展.毒理學雜誌,2007, 2l(4):279
陸培信,劉冰,董皎 黃芩遺傳毒性實驗研究. 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, 2001, 27(4): 356
瞿諄 尤昭玲 遊卉. 妊娠期常用中藥遺傳安全性研究概況. 中醫藥導報2008年10月第14卷第10期
劉豔 妊娠期婦女使用中藥的風險評估中外醫療 2008, No. 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