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為何要「坐月子」

文/鄭為仁
長庚紀念醫院 中醫婦科主治醫師

「坐月子」是東亞民族對於產後婦女照護的一個重要習俗,產後婦女可以在這「坐月子」的期間(一般約6周至8周),充分休息調養身體,為照護嬰孩以及促進下一胎受孕做好準備。「坐月子」這個名詞的產生,並沒有明確的記載,但最早的文獻可以回溯到西漢《禮記‧內則》:『妻子將要生孩子的前一個月,男性須避不見面,會另闢一個「側室」給妻子居住,稱為「月室」。』後世漸漸衍生成為近代「坐月子」的習俗。

過去的中醫古籍並沒有「坐月子」相關的記載,但是卻不乏各種生產相關疾病的治法與方藥,中醫認為,產後疾病的起因多因氣血耗散或是瘀血滯留,此時再加上其他致病因素,更容易讓疾病形成或是讓病邪流連。

懷孕與生產期間,婦女除了耗散大量的氣血外,更重要的是會將人體先天的精華「腎精」分配給胎兒,而產後婦女因為「腎精」的損耗,可能會有落髮、落齒的困擾,甚至有些媽媽在產後會覺得身體有大幅度的衰退,整體的精神狀況與體力都大不如前,而此時中醫藥養生延年的方法可扮演獨特於現代醫學的角色。因此,產婦若能在坐月子期間好好調養身體,將有助於女性的身體恢復、預防產後疾病、延緩身體衰老並且能夠促進下一胎的受孕。